本帖最后由 市井良民 于 2012-1-24 22:07 编辑 心药之二 社会上太多的纷纷扰扰,我不知道为何一出生就是如此,社会上吧,总是说每个人都是勾心斗角,机关算尽太聪明,却误了性命,但什么才是人一生所要追求的呢?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纯粹的笑,一种不是自己,因为看到别人的喜悦而喜悦,总有的吧? 儒家、释家、道家同归一门而路异,千年前有位圣人说,人往往被私欲所蒙蔽了,眼界小到只剩下自己,一切以"我"为出发点,却不知道这世界本来就不能以"我"为出发点,一个人会感到快乐吗?没有亲人、爱人、朋友...会感到快乐吗? 我要说什么呢?看到这里你或许觉得上面的我都知道,但为何明明知道就是没办法呢?咱们先不谈外面世界如何如何,就先谈谈我们的根吧,我们是父母爱的结晶,科学家说是精卵结合,因为父母有了爱,所以才有我们,如果没爱的话,甭想说我要在这世界上诞生,所以逻辑性来讲,就是先有爱才有了生命,那么,爱是怎么来的呢?前面提到一个人会有喜悦吗?阴阳之道,在于有了对方,有了对方之后才有力量的产生,比如说地磁的S、N极,男、女... 故此,所以爱就是从对方身上而来,因为爱不是来自于自己,是来自于对方,比如说:父母因为子女而有力量,能够为子女牺牲摆上,热恋中的男女也是一样相互为对方,朋友因为彼此有了好事而开心,所以爱(作用)绝不可能是在自己身上找到。 或许有点兒难,看起来却简单,希望各位能够体会,最后解道德经第二章做结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所以为美,那不美的、厌恶之心也就产生了。 这是因为美与不美两之间的相互比较而产生的力量,也都知道善与不善,这相差也是产生了力量,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是因为相互的作用而产生力量,是以圣人当拿着"爱的心去做一切事物"(注1)就不会有所差错,以行动树立榜样,天孕育万物是没有说任何话的,天在行动之中就已经告诉我们要"行不言之教",孕育万物之中不加以干涉,天有很大的能力却不卖弄自己,以至于万物生成而不居其功劳。 正是因为没有强调自己的功劳,这就像父母为了子女一般付出牺牲,父母会在子女面前炫耀吗?(正常的话是不会的),所以做子女的就不会离开父母,反而孝敬父母,而天与万物(包含人)也是这么样的一个立场。 注1:爱有分很多种,但是是为了谁?是为了自己还是更多人?是有利于对方的吗? 经文上说的无为之事:意为不是做自己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