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里巴人老师: 您好!我父亲今年65岁,从年轻时就有胃病,长期受萎缩性胃炎的折磨,胃口很差,目前不能吃肉类、蛋类、冷食品(因为一吃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只能吃一些糊状的食物(妈妈每天用红枣、葡萄干、小米、红米、莲子等用豆浆机打磨成糊给他吃),能喝加热后的少量酸奶和水果,也能吃一点辣椒(觉得吃后胃比较舒服,但太多也不行),每天饮食大部分都是素食,含蛋白少。由于是老胃病患者,饮食一直都没什么营养,身体瘦弱,体质很差,怕冷,易感冒。前段时间听说一位朋友说到你的书,觉得很好,于是买了寄给爸爸看,爸爸做了推腹这个动作,但是可能不适合这种做法,说做后胃痛,现在没再做,不知中里巴人老师有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谢谢了! |
无可置疑,来郑老师的官方论坛,如果不认真地看过郑老师的书,不了解郑老师的思想,你的所有发言都是盲目而没有价值的,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我建议,来此论坛发言之前,不仅要认真读并认真照着练郑老师的书里的内容,最好还要把人体十二经络和一些主要穴位记熟弄明白,然后大家再一起交流才真的开心并且收获丰厚。那样提问题才能提到点子上,而且还能帮助到别人,互帮互助地交流是最开心的。 另外,也想说一句,25楼朋友的发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山药社区是聚集着对中华传统中医养生无比热爱的人群,各人因缘不同,来者都是缘,只要大家的提问是出于真诚,版主还是要宽容包容一下了,楼主的这个帖子一出,有些想提问题的朋友就不敢提问题了,要理解朋友们除病心切的愿望,有很多理解能力差的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可能看过多遍的书也不得要领,对他们的问题理应热情耐心一些。而且,向版主透露一个消息,有的读者朋友连上论坛提问的技能也没有,他们有问题只能干着急,所以,对一些普遍的问题,版主如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是不是不用等大家提问就主动解答一下啊?期待那些对老师著作理解比较深的资深人士多多出面相助,助人就是助己。俺是刚来的新人,希望不久的将来俺也能成为能帮助别人的资深人士。 当然,对那些带恶意的提问及其它帖子,版主尽可以不理或删帖。 [ 本帖最后由 爱太极 于 2009-5-18 21:15 编辑 ] |
的确,如果能在拜读中里老师的著作后再来社区探讨自身的各种感受与方法,那么探讨的内容会更有内涵更有有层次,个人的受益更加良多。 不过,这是不是也给所有热爱社区的人设了一道门槛?不错,社区里是有很多人是对中医对经络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研究的人,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是冲着对中医的信赖、对中里老师的信赖而来的。有些人是没条件或者说是没能力去研究这些。诚如81楼这位朋友所说,可能很多人连来社区提问的技能也没有。 也许也确实存在某部分人,不求甚解,只求果不求因。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每天在用着手机、电脑,可没有人要求用的人要一定去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因果!因果!用在科学上,应该是,果是造福人类的,而因才是有志之士追寻的。 在这里,资深的各位和新接触的我们,就象成人和孩子,孩子总会有许多幼稚的问题。也许提问的人并不是自己完全没有答案,而是想通过提问来得到资深人士的肯定。在这种不断的被肯定中慢慢的自我肯定,体会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也许,下次再有这样的提问,回答问题的就是这个曾经的提问者了。 而且关于回答问题,个人觉得并不是尽是楼主及版主的职责,每个有识之士,都可以为此举手之劳! 精益求精固然没有错,但如对简单的问题长期置之不理,只会精者愈精,贫者愈贫。甚至让初来者严重受挫。这应该是热爱社区的每个人都不乐意见到的。 初来乍到,如有冒犯,敬请各位见谅! |
非常赞成楼主观点,我想能否在网站设置一个搜索引擎,这样大家遇到问题可以先搜索一下,然后看相关的提问和解答对自己是是否有帮助,如果没有,可以再发问,这样一节约资源,二利于积累同类病症,方便交流学习,顺便提个问题:我的腰不好,症状如下:有三年左右感觉腰不舒服,前期感觉腰里面胀胀的,弯腰有点难受。最近,腰感觉一直难受,特别腰椎中间偏左特别感觉账,我拍了片和CT,医生都说没有大问题,但是一直难受,现在坐着就不舒服,而且动一动就有点痛,腰要保质直直的才舒服,有人说要可以吊吊单杠,竞走,倒退着走,不知这样方法如何,有没有好方法,请高人指点。 |